中华武术有哪些分类
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,它具有历史悠久、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。在中华武术里,有许多分类,这些分类直接反映了中华武术的不同学派、不同技艺及其特色。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华武术的分类。
中华武术可以按照其传承方式分为官府传统武术和家族私传武术。官府传统武术是指源自帝王朝廷驱使下属武馆御傅官所传授的武术,多以清代道光年间的京师武馆功夫为主要代表,如洪拳、太极拳、崔氏太极等;家族私传武术是指源自于家族之中,在家族里世代传承的武术,多以气功、拳术为主。如杨氏太极拳、散手八卦掌等。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官府传统武术的教学尺度更加规范,技术更加成熟,而家传武术更加注重传统文化、技能友爱和自我修行。
中华武术还可以按照其表演形态分类。目前中华武术的表演形式,主要有六大类:拳术、器械、器械对练、散打、短打和体操。拳术表演便是以功夫拳为主,身手轻盈、力度完美、形神兼备。器械表演则以器械招式的造型、动作响应、音乐编排为主。器械对练,则是两人配合,以器械打招式的形式相斗。散打以搏击为主,动作力道非常明显。短打则是用能使人短暂失去抵抗能力的器具进行攻击。体操则强调身体柔韧度、平衡等方面的技巧。这些表演形态,真正地对武术套路的实战或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保护、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另外,中华武术还可以按照其类推技术之间的作用特点来分类。这一类,大致可以分成6大类:硬式武术、软式武术、儒家文化类武术、道家文化类武术、佛家文化类武术和医疗保健类武术。硬式武术以打、打、踢为主,样式刚、健、敏捷、速度快,如拳击、跆拳道等。软式武术则以斯文、纤怯为主,尤其擅长使用“盘腿、卷、短打”作为其攻击技术的手段,如散打、摔跤等。儒家文化类武术重视义气与修养,以“仁、义、诚、敬、廉、恥”为基础,典型的代表为逍遥拳、八卦掌。道家文化类武术强调道家思想的内含和活动,如太极拳、八卦掌等。佛家文化类武术最初是由于武僧们为了保护佛教寺庙而创立的,计清、明诸朝均有之,如少林拳、丹青拳。医疗保健类武术以体育锻炼和保健为主,是一种相对比较温和、适合所有人的运动,如养身太极拳、合气道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