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拳24式分别是什么

太极拳24式分别是什么

太极拳24式是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套路,被广泛应用于健身、健美、养生和治疗等方面。 这套拳术流畅、舒展,内外合一的特点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喜爱。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介绍这24式拳术动作、含义和功效。

-6式

第一式:起势。源于中国传统武术,用于打破身体僵硬,激活关节,调整呼吸,以备开始。犹如百花盛开,扬起莲花掌和搂膝拗步。 起势动作慢而稳定,指导练习者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姿势和技术。 第二式:左右野马分鬃。这一式太极拳用来调节呼吸,增强肺活量和提高心肺功能。动作轻盈流畅,类似于站在山坡上观察四周,仿佛马在踏青,四肢活动中平中带圆。 第三式:白鹤亮翅。此式练习要求拳手注意腰杆的灵活性和上肢的协调性。动作中有微妙的抽收和放松,加强了对身体的掌控能力。这一式太极拳动作清晰,宛若神鹤展翅。 第四式:懒扎衣。继续发挥太极拳的基本点——身体的中心、上下协调和安定性。这个动作流畅自然且动静相宜, 极为适宜初学者练习。慢慢地舞出“拍脏衣”的动作,有调节肩膀和肘部关节的效果。 第五、六式:单鞭、提手上势。练习过程中,这两个动作的基本精神是保持中心,使身体变得灵活和熟练。当两个动作流畅地串联在一起时,可以很好地练习内功和身体协调性。动作灵活,含义深刻,是太极拳的基础技术。

7-12式

第七式:左右搂膝拗步。名字源于两次弯膝并靠近肚脐来做出的动作。控制身体重心是这个动作的关键,让联系腰部起到正确的协调作用。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优美的韵律感。 第八式:丹田提固。 这个动作中,拳手需要注意姿势的细微改变,使中心往下调整并保持稳定。 内部的精神集中,也是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基础。时便宜静,眼睛随动,从而沉淀自我内心的稳定性。 第九式:摆莲掌。这个动作使人们能够掌握太极拳的气质、灵气和美感,进一步将它与饮食结合起来。动作中,人们摆荡着手,同时保持坚挺的腰杆,并流露出温柔、宁静和微笑般的态度。 第十式:穿梭式。穿梭式可以消除转移过程中的僵硬和不流畅的不适感。通过稳定感觉,和完整性感觉的调整,这一式太极拳能够帮助人们在身体的各种方面都变得更为敏感。 第十一式:右脚踏虚,搬拦捶。这个动作凸显了太极拳轻盈和稳重的特点。练习过程中,拳手需要注意重心的平衡和前后支撑腿的支撑力。合适的动作可以起到修整调整呼吸和平衡身体,减轻疲劳的效果。 第十二式:如封似闭。这个动作中包含着众多复杂的身体动作,要求拳手掌握丹田的呼吸,和全身的融合。整个太极拳的基本精髓在于动作的变化和呼吸的自然,全身的协调。这样的一个动作中的桥段,就是带动人体呼吸,放松协调筋骨。它是健康的保障,是生命的源泉。

-18式

第十三式:左脚踏虚,搬拦捶。此式强调全身上下一。彼此支撑并且遵循自然的节奏。在动作过程中,拳手要锻炼出不同的肌肉群和协调筋骨。 第十四式:怀中抱月。这个动作和前一个动作有些相似,但更重视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流畅和稳定。要注意保持身体的中心,清醒呼吸和眼光的集中。 第十五式:独立式。这个动作要求拳手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,并配合上下肢肌肉的协调,给整个身体带来平衡和相应的流畅感。 第十六式:高探马。继续注意坐姿的摇晃,髋部转动的融合,这个动作则可以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加强腰部的耐力,使人体在身体变化的时候变得更加柔韧。 第十七式:右脚蹬脚跟,提手上势。练习时,此式要求要注意手部的关节,身体的重量移动和心灵的放松。要根据实际抓住动作细节和发挥整体的配合性。 第十八式:金刚捣碓。这个动作主要强调拳手的控制力和身体协调性;这是太极拳内功素质提高的的基础。在几种力量作用条件下加强特定肌肉群,调整动作韵律和提升身体站立能力。

9-24式

第十九式:左右蹬脚。此式强调身体与外在世界的和谐、身心协调修炼。整个动作变化多,需调整身体深度,达到稳定状态,探寻内在空间。 第二十式:闪通臂。此式的要点在于腿肌的锻炼、提高下半身的力量。这个动作的性质是遵循太极的阴性,即身体平衡性的思想。 第二十一式:搬拦捶。这个动作运用了武术技术的一些要点,要求拳手达成稳定的脚部定向性,自由度和肺部的可扩张性进而调整全局平衡,从而实现更加完美的技术表现。 第二十二式:如封似闭。这个动作中,威武有力,需要拳手下脚稳定,肩部放松,腰部柔软,以动作舒展的方式达成身体上下流畅性的统一。 第二十三式:十字手。这个动作以多种手势和腿肌的利用,凸显了太极拳中的典型气质,展示了太极拳姿势的多样化。 第二十四式:收势。这个动作是太极拳的结束动作,需要拳手以缓慢的姿态,舒展身体,将心归于宁静,同时寻找身心安宁的感觉。